湖南嶽陽平江縣前縣委書記田自力辭職後的一封公開信,日前在網上被廣泛傳閱。田自力辭職事關一座可能將落戶平江的火電廠。因為擔心環境污染,項目遭遇本土官員及民眾反對。自去年5月初至今的18個月內,項目經歷了三任縣委書記、兩任縣長;歷經一次較大規模的簽名反對活動及一次群體性游行事件。群體性游行事件後,項目前期工作停止,縣委書記田自力辭職。但田自力仍寄語平江,希望接納這一項目。(11月24日《新京報》)
  這一則新聞報道,最基本的邏輯思路似乎是想為我們呈現這位“辭職書記”與“平江火電事件”之間的內在關聯,“辭職書記”亦成為了一條“明線”貫穿了整個新聞敘事,為“平江火電事件”增添了某些“情節衝突”。自然而然,對於一般讀者而言,無形之中會將註意力集中當地一些群眾“上街游行,反對項目落戶”的原因,即“擔心華電火電廠落戶平江後,出現偷排事件,污染美好環境”層面。而且其中對一些匿名的當地官員幹部的採訪,過於突出項目爭議中的矛盾焦點。
  或許這是報道本身不夠理想之處,而如此一來的結局,必然是深化對立雙方內在矛盾,甚至是激化社會輿論。這顯然無助於將“平江火電事件”回歸至理性的輿論場上來,反對者仍在為反對而反對,支持者聲音仍無法抵達那部分抵制者耳中。若輿論場上,四處瀰漫著一味非理性地“反火電項目”、“不顧社會發展”的負面情緒,缺乏一份公共理性,那麼問題嚴重性遠非火電項目“三起三落”、群體游行導致“至今停擺”、書記辭職等等如此簡單。
  因此,無論媒體還是平江民眾,都應向解決問題的本源出發,避免糾纏過去那些本不理性並引發不愉快的枝節。對於“平江火電事件”,我們一方面要找準事件中的權威部門與主要負責領導,向公眾表明矛盾根源所在,還原事件中真正的衝突真相。另一方面更要在找出問題根源之後,求證權威部門與專家,通過權威專業的聲音紓民意之困。諸如火電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問題,以及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平江的人文環境和投資環境等,這些才是事件背後值得包括媒體在內的社會各界去關註與反思的真問題。
  在這一層語境下,我們再來理解平江前縣委書記田自力辭職之舉及其後公開發表的《寄語平江,祝福平江》一文,或許就會感同身受體會到這位“辭職書記”背後難以言說的苦衷。至少,我願意相信“辭職書記”回覆記者的這一句話——“我對平江的寄語與祝福,源於我對平江及父老鄉親的熱愛。希望引起一些思考,對平江未來發展有所幫助”。他說的“希望引起一些思考”,何嘗不是期待各界反思而理性還原“平江火電事件”?他的真正擔當,何嘗不是腳踏實地促成項目落成而造福平江?或許唯有如此,辭職的書記與回歸的火電才是這一風波的最好註解。
  文/宋億
  
  (原標題:“平江火電事件”亟待輿論場上的理性還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09azsx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