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日本可年產2千枚核武器 或已生產核爆裝置
  西方核優勢未因裁軍而動搖
  繼外界17日傳聞中國已第二次試射“東風-41”洲際導彈後,俄戰略導彈部隊司令卡拉卡耶夫也於18日宣稱,俄羅斯將研製新一代鐵路機動洲際導彈,以應對美國的全球打擊計劃。回顧2013年世界核形勢,儘管國際社會對實現“零核世界”的期待很高,儘管核大國高舉“核裁軍”大旗,然而世人看到的卻是更加複雜和充滿變數的核形勢。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6月發表的2013年年鑒稱,全球核彈頭總數減少,其中美國從8000枚減至7700枚,處於實戰部署的核彈頭1722枚;俄羅斯從1萬枚減至8500枚,實戰部署1499枚;法國300枚,英國225枚,年鑒認為中國有250枚核彈頭。
  美總統奧巴馬2月13日發表《國情咨文》,強調要與俄羅斯進一步尋求削減核武庫,稱可能將部署的核彈頭削減至1000至1100枚。美國國會研究局5月向國會提交《美戰略核部隊》報告,詳細列舉了美國核力量現狀: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部隊現有450枚“民兵-3”洲際導彈,每枚裝備1至3枚彈頭;計劃降至420枚,每枚攜載1枚彈頭;繼續實施延壽計劃,使該型導彈服役至2030年。海軍有18艘戰略核潛艇,其中4艘攜載非核巡航導彈,14艘各攜載24枚“三叉戟-2”洲際導彈,其中5艘部署在大西洋地區,9艘部署在太平洋地區;具有核作戰能力的“福特”號新型航母11月已開始服役。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有19架B-2型轟炸機和94架B-52型轟炸機,B-1型轟炸機不再執行核打擊任務,計劃減至60架。
  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4月稱,戰略核力量仍是俄武裝力量發展的優先方向,未來將以“白楊-M”和“亞爾斯”戰略導彈系統、核潛艇及圖-160和圖-95MC戰略轟炸機為重點,構建更加完善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威懾體系。俄羅斯戰略火箭兵正逐步換裝“白楊-M”、RS-24“亞爾斯”和RS-26“邊界”等第五代洲際導彈,計划到2016年新型導彈系統裝備比例達60%,2021年前全面換裝。目前陸基核武器主力仍為SS-18、SS-19和SS-25。
  英國將延長核潛艇的服役期限,加快建造新型戰略導彈核潛艇,積極研發新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提高核彈頭的命中精度和威力可控性。法國將加速改造現役核潛艇,發展新型潛射彈道導彈,更新戰略轟炸機種類,加緊研製潛射、空射新型巡航導彈以及小當量核彈頭。可見,西方核國家處於高戒備狀態的核武器看起來數量有所減少,但只是轉入了低戒備狀態,其核優勢地位並沒有隨著所謂“核裁軍”而動搖。
  據新版《戰略武器削減條約》統計,截至2013年10月底,在核門檻國家中,印度約80-110枚核彈頭,巴基斯坦約90-110枚,以色列約80枚,朝鮮約10枚(也有資料說6-8枚)。印巴等國積極擴大核武庫規模,努力構建“三位一體”核力量。
  朝鮮目前已掌握核材料及核武器技術,可以借助兩個製造武器級核燃料設施生產出數十枚核彈,能把已有核彈頭安裝在能打到韓國或日本的導彈上。伊朗和朝鮮仍在按部就班地推進本國核計劃。印度也按照計劃快速發展“三位一體”的核武器系統,在過去一年,印度從美國購進核材料、從俄羅斯引進核技術的步伐節奏一刻也沒有放慢。巴基斯坦繼續投入巨資,竭力實現核彈頭的武器化。
  日本媒體3月11日爆出,日本政府在當月曾就“國內生產核武器的可能性”問題編寫過內部報告。專家認為,“從核設施、核技術、核材料來看,日本研製成功核武器沒有任何障礙”。據計算,日本六個所核燃料後處理廠年產鈈量能夠提取9噸武器級鈈,足夠製造2000枚核武器,這一產能不比美國低。有專家認為目前日本可能已秘密生產或正在生產2-5枚50萬-100萬噸當量的核爆炸裝置,不但在數量上,而且在威力上都遠遠超過朝鮮和伊朗。日本當局近年來不斷加快擴軍步伐,特別是安倍晉三政府在領土問題上奉行擴張政策,日本發展核武器的動嚮應引起世人高度關註。(魏國安)
(編輯:SN0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z09azsx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